上海石化闪爆事故原因
上海石化闪爆事故是一起严重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发生在上海石化公司烯烃部2号乙烯装置(老区)的停车检修期间,而直接原因是未关闭7号裂解炉进料管线45号盲板上、下游阀门,导致装置内气体积聚,最终引发闪爆。事后调查发现,该事故的发生有其直接和间接原因,涉及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作业违规以及调查层级不当等问题。
1.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上海石化公司对于安全生产重视不够,没有有效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方面履职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气体积聚导致闪爆
在停车检修期间,完成管线氮气吹扫置换后,未关闭进料管线的阀门,导致装置内气体积聚。当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点火源就会产生闪爆,造成事故发生。
3. 环氧乙烷可能导致刺鼻气味
事故现场出现刺鼻气味,虽然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与描述不符。根据常识推测,环氧乙烷可能是导致刺鼻气味的原因。在快速爆燃过程中,由于氧气不足,会导致不充分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气体。
4. 员工违规作业和救援不力
员工在未完成盲板抽堵作业的情况下,违反操作规程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导致氯乙烯串入正在作业的反应釜,造成人员中***。施救人员在没有配戴隔绝式呼吸装置的情况下进行救援,导致救援效果不佳。
5. 调查层级不当
原本应该由金山区进行县一级调查的上海石化事故,被提升到了市一级调查。事故发生后,上级部门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调查,导致事故的具体原因未能全面查清。这个问题涉及到调查层级的合理性和调查程序的严谨性。
6. 多起类似事故发生
近期,上海石化公司发生了多起类似的爆燃事故,这些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式都有相似之处。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对上海石化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上海石化闪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多个原因的综合作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气体积聚、环氧乙烷的存在、员工违规作业和救援不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调查层级不当和多起类似事故的发生也值得深思和反省。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检查和监管,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 上一篇:维尔利为什么被评为专精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