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股的十大弊端
鉴于目前对干股的法律地位及涉及的相关问题规定不明确,干股往往涉及股东和员工双重身份,引起权利义务的交叉,其弊端和优势还需法律进一步规范,所以应谨慎对待干股。以下是干股的十大弊端:
1. 分红权有限:干股只有分红的权利,激励对象一般只能获得相对短期的收益。一旦企业经营效益不理想,将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2. 对小企业的作用有限:当企业规模不大时,干股对维系人才的作用有限。因为小企业的利润相对有限,分配给干股员工的股利金额也有限。
3. 股东并无实际出资:干股的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其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干股股东可能失去股东资格。
4. 风险比实股大:相对而言,干股的风险要比实股大。因为干股并不是真正的股票,其价格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更大,且干股本身存在更高的杠杆。
5. 盈利不稳定:干股的权益与公司盈利息息相关,如果公司的盈利不稳定,干股的分红也会受到影响。
6. 股权流动性差:相对于实股,干股的流动性较差。干股往往受限于赠股协议或公司内部规定,不易转让或变现。
7. 股权不可控制:干股股东由于并未实际出资,对公司的控制权较弱,其在公司治理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有限。
8. 分红比例不确定:干股的分红比例通常由赠股协议约定,但协议内容可能不一致或不明确,导致分红比例的确定存在困难。
9. 存在配股权问题:一些干股方案可能包含了配股权,这会对实际股东的利益造成冲击,影响公司整体股权结构。
10. 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影响:由于干股只有短期分红的权益,员工更倾向于追求眼前利益,可能会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计划和利益。这可能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干股作为一种薪酬激励方式,在可行性和风险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企业在决定是否采用干股制度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弊端,对员工激励方式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干股制度的监管和法律规范,以保护员工的权益,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 上一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成绩出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