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除权除息 举例说明
什么是除权除息?
除权除息是指上市公司在分红派息后,从公司股价中剔除分配的股利的行为。除息指的是分红送现金,股本不变,股东的权益减少,股价下降;除权指的是分红送股,股本不变,股东权益不变,股价下降。除权除息是股票分红后的一种状态。
1. 举例说明除权除息
假设某公司的股价为10元,现发生除权除息。公司决定向股东每股送出5股股票,价格不变,且同时派发现金红利每股2元。按除权除息的规则,除息价=10-2=8元,除权价=10/(1+5)=1.67元。除息除权后,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增加,但股价下降。
2. 除权除息的意义及影响
2.1 股东收益: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增加,可以获得更多的股利收益,提高股东收益率。
2.2 市场价格调整:除权除息后,股票市场价格会相应调整,反映出公司分红的情况,对投资者有重要意义。
2.3 公司治理透明度:通过实施除权除息制度,公司向股东展示了公司盈利情况和分红政策,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3. 除权除息的计算方法
3.1 除权价计算:除权价=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 / (1 + 每股送股率)。股权登记日是指上市公司确定派发股利的日期,除权价是基于该日期计算的。
举例:如果某公司股权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0元,每10股送5股,则除权价=10/(1+5/10)=6.67元。
3.2 除息价计算:除息价=登记日的收盘价 每股股票应分得红利。登记日是指公司确定派发现金红利的日期,在该日期计算除息价。
举例:如果某公司登记日的收盘价为10元,每股应分得红利2元,则除息价=10-2=8元。
3.3 除权除息价计算:除权除息价=除权价+除息价。即除权价和除息价的总和。
4. 除息除权期
除息除权期是公司在分配红利或进行配股等操作时,将股票交易暂停的时间段。股票除息除权期通常在一年内发生多次,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的决策和市场的情况。在除权除息期间,投资者不能进行买卖交易,需要注意。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除权除息的定义、举例、意义和计算方法。对于投资者来说,除权除息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因素,需要根据公司的分红政策和市场环境来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在进行股票交易时,要关注除息除权的时间和对股价的影响,以充分利用除权除息带来的投资机会。
- 上一篇:可燃冰股票有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