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划定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依据是什么
1.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定义
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是位于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的界面,也称为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古登堡面存在于地幔和地核之间,是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
2. 划分依据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具体而言:
(1) 莫霍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莫霍面的划分依据主要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在莫霍面以上,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加快。这是因为地壳的密度较小,波速较快。而在莫霍面以下,地幔的密度较大,导致纵波速度减慢。
(2) 古登堡面:古登堡面是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界面。在古登堡面以下,横波消失,而纵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减慢。
古登堡面的划分依据同样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幔与地核之间存在着物质密度的巨大变化,使横波不能传播,而纵波的传播速度减慢。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划分依据都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这两个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分层的划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地震波与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是地球内部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的界面,用于划分地球内部不同圈层。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它们在通过不同介质时的传播速度不同。这使得地震波能够提供划分地球内部分层的依据。
(1) 纵波:纵波是沿波动传播方向振动的弹性波。它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介质,传播速度最快。
(2) 横波:横波是垂直于波动传播方向振动的弹性波。它只能够通过固体等具有剪切刚性的介质,传播速度较慢。
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当遇到介质密度或物性发生突变的不连续面时,波速会发生变化。这使得地震波能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提供了划分界面的依据。
4.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意义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存在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莫霍面的存在反映了地壳与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揭示了地壳与地幔的物质性质和结构特征。莫霍面的深度差异也显示地壳厚度的不均匀性。
古登堡面的存在则表明了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揭示了地幔和地核之间存在着密度差异很大的物质过渡带。
通过研究和探测莫霍面和古登堡面的深度和形态,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动力学过程、板块构造和地震发生等重要地球科学问题。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是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而划分的地球内部不连续面。它们的存在和深度变化揭示了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物质性质,对于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球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paypal怎么支付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