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配售正股什么时候可以卖出
1. 可转债的交易模式
可转债的交易模式实行‘T+0’交易模式,就是买入之后可以随时卖出。这区别于股票的‘T+1’模式,看着好像是有利于投资者,可以随时止***。可转债的价格却要比股票的价格波动要大。
2. 配售可转债的条件
为了参与可转债的配售,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持有相应数量的正股:想参与打新的投资者只需要在申购日前持有相应数量的正股即可享有配售权。
2)持有一手债券所需的股票数量:在公告详情中通过数学计算即可得到配债所需持有的正股数量。
3)满足提议下修的条件:可转债在发行后一段时间后会根据公司的情况进行下修,需要满足下修条件后才能提议下修。
3. 卖出正股的时机
当成功参与可转债的配售后,投资者需要考虑何时卖出持有的正股:
1)卖出正股时机一:如果买入的正股收益已远超过配售可转债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不如在可转债申购日或股权登记日之前就卖出正股。
2)卖出正股时机二:如果在股权登记日之前就已卖出正股,则无法享有优先配售权。投资者可以在股权登记日这一天还持有股票,并在此后的适当时间卖出。
4. 可转债的转股期
可转债持有人在认购后的一段时间内有权转为公司的普通股。转股期为等于或者大于可转债期限的1/3。在转股期内,可以按照约定的转股价将可转债转换为相应数量的普通股。
转股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机,在这期间内可以根据股票价格和转股价的差异来获得套利机会。
5. T+1交易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
在进行T+1交易模式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T日购买正股:根据配售的代码购买相应的正股,并确保在该交易日结束后仍持有这些正股。
2)T+1日售出配债:根据配售的代码卖出对应的份额,并确保账户中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交割。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了解了可转债配售正股的卖出时机和交易模式,不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做出决策,切勿盲目从众。
- 上一篇:证券公司等级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