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中法人股价值评估方法
1. 资产价值法
资产价值法是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进行评估,求得企业的净资产价值,进而确定企业的并购价值。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资产价值标准,主要有账面价值法、重置成本法和公允价值法等。
2. 股东部分权益的评估
通常有两种途径来评估股东部分权益的价值。一是直接评估得出股东部分权益的价值,例如采用股利折现模型求取少数股权的价值;二是先评估得出股东全部权益的价值,再乘以持有的股份比例来计算股东部分权益的价值。
3. 收益现值法
在资产评估中,收益现值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到的评估价值结果称为收益现值。这种方法对于分红较稳定的企业较为适用。
4. 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确定
当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可以通过取得相应股权的市价来确定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例如,如果取得C企业的股权每股市价为6元,A企业共计取得C企业65,000股股份,则取得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90,000元(65,000×6元)。
5.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投资者关系管理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和内容。在2003年以前,股权分置经历了“股权二元化结构”、“市场割裂”、“股权市场割裂”和“股权分裂”等概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的全流通有助于公司股价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
6. 相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是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评估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在进行相对估值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评估时,应首先确定标准比率,并将该比率作为重要参考指标来评估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7. 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支付对价的依据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法人股股东拟将其所持股份上市,需要支付对价。这意味着股东改变了此前(证券公开发行时)所享有的股权属性,因此需要法律依据来确定对价的支付方式和金额。
8. 加大对控股权、少数股权、流动性的溢(折)价问题研究
通过对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研究,可以加大对控股权、少数股权和流动性的溢价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股权分置改革对股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公司治理层更好地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价的稳定性。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法人股价值评估方法是通过资产价值法、收益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等来确定企业的价值。还需要对股东部分权益进行评估,并确定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在股权分置改革中,投资者关系管理也具有重要特点,而加大对控股权、少数股权和流动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应对溢价和折价问题。这些方法和问题的研究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实施和公司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2010年马币对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