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基金网

首页 > 基金攻略

基金攻略

一鼓作气出自哪个时期

2024-09-06 10:08:07 基金攻略

《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鼓作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原意是作战擂响第一声战鼓时,士气最为高涨,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以下是关于“一鼓作气”的相关内容:

1. 出自春秋时期之《左传·庄公十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记载了鲁国与齐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句话反映了军队在战斗开始时士气最旺盛,但随着战斗的进行,士气逐渐减退,最终耗竭。

2. 春秋时期的战争背景

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时期,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封建社会向诸侯分封制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充斥着各国之间的战乱和剧烈的***变动,齐国和鲁国之间的战斗是其中的一部分。

3. 曹刿论战

曹刿是鲁国的将领,他提出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略原则。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刚开始时以雷霆之势一举击败敌人,之后士气会逐渐衰减,最终耗竭。因此,在战争初期应该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4. 成语的引申含义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在现代的应用中不仅仅局限于战争,还可以用来形容各种工作、学习或运动等活动。它强调了在开始的阶段要集中注意力,保持高度的热情和干劲,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5. 与“一鼓作气”相关的成语

一气呵成:形容做事连续不断,一口气完成。

趁热打铁:比喻趁着事情火热的时候迅速行动。

一败如水:比喻失败得非常惨重,一落千丈。

一败涂地:比喻战败得彻底,毫无斗志。

从《左传庄公十年》中的“一鼓作气”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最初的引用是描述春秋时期的一场战争,强调了战争初期士气的高涨和随后的衰竭。这个成语在现代的应用中已经超越了战争,成为形容各种工作、学习或运动等活动的方式。它告诉我们,要抓住时机,在开始的阶段集中精力,毫不松懈地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