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基金网

首页 > 基金攻略

基金攻略

进出口数据统计是按经营单位还是发货单位

2024-03-01 16:52:28 基金攻略

1. 进出口数据统计是按经营单位还是发货单位

进出口数据统计是按经营单位来统计的。

2. 经营单位与发货单位的区别

经营单位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可以与外方签订外贸合同,显示在报关单的经营单位一栏。而发货单位是指实际支付货款的外贸合同标的物的购买者,显示在报关单的收货单位栏。

3. 进口货物的统计原则

进口货物按照原产国或生产制造进口货物的***(地区)进行统计,属于在产消国原则。

4. 出口货物的统计原则

出口货物按照消费国或将被最终消费的***(地区)进行统计,属于在产消国原则。

5. 进出口数据统计口径的不同

根据地区统计的口径不同,进出口数据可以分为两个统计口径:

  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
  2. 按消费国或最终消费国分货物进出口总额

需要每年各省的进出口贸易额数据时,可以使用以上两种不同的统计口径。

6. 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的关系

在实际申报中,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经营单位”和“发货单位”一般是相同的。但也有例外情况,即经营单位是一个公司,而发货单位是另一家公司。

7. 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

报关单上的经营单位必须具备进出口经营权,但不一定是货物的所有人。经营单位可以是货物所有人的代理出口公司。如果企业想要申请出口退税,经营单位需要具备一般纳税人资质。

8. 批发业与进出口数据统计的关系

批发业是指批发商向批发、零售单位和其他企事业、机关单位大规模销售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的活动,同时也包括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批发商拥有所批发货物的所有权,并以本单位的名义进行交易。批发业也可以成为进出口数据统计的一部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进出口数据统计是按照经营单位来进行统计的。经营单位与发货单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但也有例外情况。在进口货物的统计上,按照原产国或生产制造国来进行统计,而在出口货物的统计上,按照消费国或最终消费国来进行统计。在统计口径上,进出口数据可以根据经营单位所在地或消费国进行统计。经营单位在进行报关申报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资质要求,同时批发业也可以成为进出口数据统计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