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法和成本法的区别通俗的说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在投资中常用的两种核算方法,适用于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虽然它们都是用于核算企业的投资收益,但它们在适用范围和核算方法上存在一些区别。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情况。
区别一:适用范围
成本法适用于能够实施控制的企业或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换句话说,成本法适用于投资者对一家公司具有绝对控制权的情况,通常是持有超过50%的股权。而权益法适用于对合营、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通常占股在20%~50%之间。
区别二:核算方法
成本法是以发票和账本上的金额为依据进行核算的。也就是说,投资者根据投资时支付的实际成本来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成本法下,投资额基本不变,除非有进一步的资本增资或减资。在每个会计期间,投资者将按照投资额计提投资收益或调整投资***失。
权益法则是以公允价值为依据进行核算的。投资者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来计算投资的账面价值。在每个会计期间,投资者将按照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利润或净亏***记录投资收益或调整投资***失。权益法下,被投资公司的权益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账面价值。
具体区别
-
初次投资成本的确定
在成本法中,初次投资成本是根据实际支付的金额来确定的。而在权益法中,初次投资成本是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公允价值来确定的。
-
股利应计入的科目
成本法下,投资者将根据被投资公司宣布的股利来计提投资收益。但在权益法下,投资者将根据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利润数额来计入投资收益。
-
取得期间的利润和净亏***
在成本法中,被投资单位在取得期间实现的利润和净亏***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账面价值产生影响。而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账面价值。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两种常用的投资核算方法。在适用范围上,成本法适用于具有绝对控制权的企业,而权益法适用于合营、联营企业的投资核算。其核算方法上的区别在于成本法以发票和账本上的金额为依据,而权益法以公允价值为依据。两种方法在初次投资成本确定、股利应计入科目和取得期间利润净亏***的处理上也存在差异。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核算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的价值和收益。
- 上一篇:本田金翼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