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与我国东、西部明显不同的地质构造背景,因而有着独特的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特征。在古生界时期,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鄂尔多斯盆地的演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太古代-早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中、晚元古代地台裂谷发育阶段,古生代-早中生代大华北盆地沉积阶段,鄂尔多斯内陆湖盆演变阶段,以及现今的现今构造特征保持的情况。目前盆地内大小近百余个油田,大部分油田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和甘肃三省区交界处,其中马家滩、摆宴井等个别油田位于西缘断褶带上,其余油田均分布在盆地中部和东南部。鄂尔多斯盆地是华北板块西部典型的克拉通叠合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是***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之一。
1. 主要沉积特征
在古生界时期,鄂尔多斯盆地以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盆地烃源岩类型主要包括湖相黑色泥岩和陆相黑色泥岩,其中湖相黑色泥岩主要发育在盆地中央及东南部,陆相黑色泥岩则分布在盆地西缘和北缘。这两种烃源岩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形成油气来源。
2. 盆地演化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的演化可以分为以下5个阶段:
1) 太古代-早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经历了一系列的古老地体运动,形成了盆地基底的构造格局。
2) 中、晚元古代地台裂谷发育阶段:在这一阶段,盆地经历了强烈的裂谷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裂谷沉降和充填,为后续油气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3) 古生代-早中生代大华北盆地沉积阶段:这一阶段盆地持续沉积,形成了厚达上千米的沉积层,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
4) 鄂尔多斯内陆湖盆演变阶段:在古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盆地发育了一系列的湖盆湖岸相沉积,形成了大面积的湖相沉积区,为油气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沉积环境。
5) 构造特征保持阶段:盆地的构造特征至今保持不变,油气资源相对稳定,成为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
3. 油气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东南部,其中马家滩、摆宴井等个别油田位于西缘断褶带上。
2) 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发育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膏盐岩组合,沉积厚度大,油气资源丰富。
3) 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中。这些岩性油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成熟度、储集条件、构造等。
4)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小位移走滑断裂对油气的聚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比分析发现,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共性和走滑断裂的特征及走滑构造样式。
5) 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展布及其微观特征对油气的富集规律有重要意义。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发现,曲流河相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对于油气的富集具有重要意义。
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古生界以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盆地的演化经历了太古代-早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中、晚元古代地台裂谷发育阶段、古生代-早中生代大华北盆地沉积阶段、鄂尔多斯内陆湖盆演变阶段以及构造特征保持阶段。油气分布规律主要表现在油田的分布特征、岩性油气藏的控制因素、断裂对油气的聚集作用以及微相对储层的控制等方面。深入研究这些规律,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000003股票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