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限售解禁到期减持有何要求
2024-01-26 11:49:05 基金问答
限售解禁是指公司原有股东持有的股份在限售期满后可以自由流通转让的过程。限售解禁到期后,原有股东可以选择减持股份,但减持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1、大宗交易平台避税
在非解禁股减持时,可以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来将解禁股的价格定得尽可能低,以实现合理的避税。这是因为根据现行税法,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时的交易价格并不会影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数。
2、减持数量和减持期限要求
针对大股东减持后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的情况,出让方和受让方在6个月内,任意连续90日内的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防范过桥式减持和合并计算
在大宗交易中,明确规定了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时的减持数量和减持期限要求,以防范过桥式减持,并明确合并计算大股东与其一致行动人的减持股份,防止大股东通过他人进行减持。
4、限制性规定和离职
如果董监高辞职导致减持,仍需按原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减持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有股份的50%。
5、个税优惠和扶持政策
个人股权减持需要缴纳20%的个税,并享受地方留存90%的税收优惠。对于股权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减持等事件,地方***也会出台扶持政策。
6、特定股份减持限制
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减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解禁后仍需遵守公司首发上市时作出的相关减持承诺。
7、限制期内不得融券卖出
在持有限售股份、战略配售股份或通过大宗交易受让的大股东或特定股东减持股份等有转让限制股份时,投资者及其关联方在限制期内不得融券卖出该上市股份。
在限售解禁到期后,股东进行减持时需要遵守相应的要求和限制。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防范操纵市场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落实对于维护市场秩序、提升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 上一篇:债券型基金规模多大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