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博基金网

首页 > 基金问答

基金问答

降息和降准有什么区别

2024-01-24 14:11:12 基金问答

降息和降准是央行常用的两种调控手段,它们虽然都与利率有关,但却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一、降息的作用和效果

降息是指央行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进而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资金投向:降息并不会改变市场上的资金总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使用方向。降息可以降低借款成本,使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借款投资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2. 影响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降息通常会提高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因为降息会促使投资者把资金从固定收益类资产转移到股票市场。同时也会降低房贷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
  3. 调整货币供应和流动性:降息可能会增加银行的存款流失,导致银行资金紧张。为了保持充足的流动性,央行可能通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补充市场资金。

二、降准的作用和效果

降准是指央行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可以取出更多的存款用于放贷。降准的主要作用和效果有:

  1. 增加市场资金供应量:降准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减少缴存的存款准备金,使银行手中的可支配资金增加,从而增加了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和银行的流动性。
  2. 降低融资成本:降准将提高商业银行借贷的有效性与灵活性,降低融资成本,使得金融机构更容易为实体经济提供贷款支持。
  3. 刺激信贷投放:降准可以带动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满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三、降息与降准的区别

降息和降准在调控经济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1. 主体不同:降准是由央行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主体是央行;降息是由大商业银行来调整基准利率,其主体是商业银行。
  2. 效果不同:降准可以增加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和银行的流动性,有助于刺激经济活动;而降息不会改变市场上的资金总量,只是改变人们的资金投向,鼓励人们更多地去消费和投资。
  3. 面对的群体不同:降准主要是减少了商业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状况;而降息主要是调整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借贷成本。

降息和降准都是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二者在经济调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